游戏海外买量随笔-02-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
海外买量过程中,涉及一些专业术语或概念,这张图可以给大家一个整体概念。
下面分别给介绍下这些重要概念,
- MMP:全称Mobile Measurement Partner,通俗的理解就是“裁判”,它们提供在线广告的归因服务,也就是标记你买来的用户到底是google,facebook,tiktok或其它渠道的。比较有名气的两家是Adjust和AppFlyer。裁判必须公正,这也是为啥两家独大,而不是一家,它们相互制约,双方都不敢做出违规的事情。
- 投手:投手这个职业非常类似股票/基金的超盘手,他们每天盯着报表,以及在线实时数据,确定后面的操作,如是否提升单价,是否添加预算,是否替换素材,是否制作新的素材等等。投手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,他们是海外买量中最为重要的角色,所以还会细分为操盘投手和素材投手,素材投手主要是总结素材效果,以及规划新的素材内容。而且,一般全球发行的游戏,在不同区域会配备当地专门的投手团队,来应对区域性的节点。据笔者了解,近几年市面上一些投手SaaS平台期望利用大数据+机器学习算法来替代投手的角色,目前都是以失败告终,笔者认为目前的技术上可以解决部分问题,但是不能够完全代替人来做决策。
- 素材:主要分为文本,图片,视频和可玩性素材等4类素材。由于4G的普及,视频素材成为了绝对的主流,如果后面不做区分,那默认指的就是视频素材。文本素材效果一般很好,主要用在搜索引擎里面,因为一般搜索的用户,基本上意图很明确。图片素材的内容太局限,显然不如视频素材具有吸引力,从现在短视频app这么流行,读者应该可以体会两者的差异。可玩性素材,一是定制化成本很高,二是通用的可玩性素材(比如那种益智通关类)和你的游戏货不对板,最终还是欺骗了用户,转化效果一般不好。所以,目前广告主将绝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视频类素材的生产上。
- 受众优化:广告平台一般是拿不到广告主的数据的,尤其是那些游戏大厂,存在收入泄漏的风险。但是,如果你不上报,或者上报很晚,广告平台的算法优化的效果就不好,那损失的还是大厂。对于广告主而言,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,一方面需要ROI更高的模型,一方面又不希望更多的透露自己的隐私数据。这时候,广告主的算法工程师起到了关键作用,他们利用大数据和算法,更早且更准的找到了受众,并且通过一些模糊的手段,将这些用户返给广告平台,从而解决了这个两难的问题,广告主和广告平台在这里都受益。
- 隐私政策:隐私政策这个事情对于从业者来说,非常具有挑战性,或者更严重一点,这是买量上的一场危机。因为它基本上,废除了用户级别评估方案,使得传统买量BI系统基本作废。目前由于只有iOS的SKAN上线了,Android的用户粒度评估仍然可行,所以UA BI仍然在苟延残喘,但是一旦Android 的Sandbox上线,那将是致命打击。不过,危险和机遇总是并存,笔者所在的团队,基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,研究了一套相对准确的评估算法,并且申请了专利进行保护,等后面机会成熟,也会在这个系列随笔中进行相关细节的分享。不过,这里要吐槽一下,苹果公司在保护隐私的大旗下,搞出了SKAN这套方案,自己的App Store Search广告仍然可以准确归因,咱们广告主也可以去买广告,并且可以准确的计算App Store Ads的ROI。屁股决定脑袋的逻辑哪里都适用,读者你怎么看呢?skan一出,理论上mmp的命也被革了,但是mmp毕竟很大,所以他们也提供一些skan数据拉取和清洗的活,理论上这个事情广告主就可以做,因为skan已经把核心的归因给做了,所以mmp在这里没有核心价值,随时随地都会被替代。
- 数据合规:自从2018年欧盟生效GDPR以来,其他大的经济体纷纷效仿,如2020年1月美国加州版本的CCPA,同年9月巴西颁布LGPD,以及2022年印度版的PDPB。还有当年,tiktok因为隐私问题,被美国政府强行托管给美国软件公司Oracle。为什么历史总是间歇性开倒车,这种哲学问题,笔者可能无法展开探讨。但是这个问题导致笔者在前两年,被迫将工作地迁移到新加坡。2021年的那个秋冬,新冠Delta变异株横行霸道,笔者漂泊异乡,面临着感染康复3月后才能回国压力,回国需隔离21天,同时伴有巨大的工作压力,只有经历过的人,才能从中学习并且成长。历史的尘埃,落到每个人身上,都是巨大的包袱,作为个体,是多么的渺小。
- 广告代理:广告代理公司有很多种,笔者工作中遇到几类公司。一种俗称“全包”,就是你作为广告主,只用付钱,并且设定目标,后面所有的事情都有广告代理公司来执行,然后通过流水抽取提成,这种适合中小广告主,因为自己如果再请一些专职做UA的人员,还不如包给外面,这样就可以更集中精力做游戏研发。另外一种俗称“半包”,帮广告主做一些机械化的操作,比如在不同平台,多个地区,批量创建广告活动,上传素材,设置参数等,或者根据广告主的要求,制作素材等,尤其是以混剪素材偏多,因为门槛和成本会更低。有一些高端的代理公司,提供SaaS平台,可以做这些事情,并且在宣传资料里都提到用AI来操作广告活动,目前我遇到的大多都不是很靠谱,因为我们自己也做这类事情,尤其是这类事情投手很抵触,触碰了他们的饭碗。也许,UA有朝一日会走到量化投资那条路吧,但是人仍然是核心的决策者,只是将会AI的那批人替代了不会AI人,投手这个岗位门槛只会越来越高。
- Gen-AI技术:国内称为AIGC,自从去年Chatgpt出现以来,这个话题就一直持续火热。拿着一个斧子,看见什么都是钉子,这种事情见多了,就不会觉得稀奇。这种东西要是真的有用,你要是不用,那你就落后了,所以管他有用没用,先用着在说,即使不好用,也要PR一波,一方面可以显示自己紧跟技术前沿,另一方面也确实有PR需求,可以完成KPI,两全其美。至于好不好用,是否能够带来价值,只有等裁员的时候就知道了。在这股风潮中,笔者一直比较冷静,因为现在确实是裁员的大环境下,如果一旦因为这个技术而盲目扩张团队,但后面确无法兑现天赋,后面开始裁员时,你觉得老板会先裁谁呢?所以,一定要看清价值点,然后再发力。基于chatgpt和SD的技术直接生产视频,目前来看确实不太成熟,但是利用SD中的一些技术,以及相关插件,制作视频混剪,打标,风格变换等,然后加上一些成熟的视频处理技术,如deepfake,水印剔除,TTS,图像超分辨填充等,是可以走出另一条有价值的视频制作的路子。同时,也可以探索AI+3D技术,看看是否可以提升3D引擎类素材制作的效率。这也是我所在的团队正在探索的道路。
- 团队成员:基于前面提到的内容,如果要组建个团队来做海外买量的saas服务这个事情,成本还是有点高,涉及产品,投放,素材制作,算法,后端,前端,数据工程,运维等多个职能,并且还需要海外base一些人员,以避免合规风险。粗略计算,一年也需要至少千万人民币级别的投入,实属不便宜。笔者所在的团队,人员还经常流失,一方面海外买量的产品岗位非常抢手,因为最近国内企业都在出海,对这类岗需求量旺盛;另外一方面,团队成员在海外,面对的吸引是来自硅谷宇宙厂,尤其是海外的算法工程师,离职后基本上去了Meta,Google,Amazon等公司;还有一点就是工作内容,本质上我们事内部的SaaS团队,提供to B业务,无法类似to C业务那样,动辄面对千万DAU访问的挑战,这种工作经历可能对于那些名校毕业的同学来说,并不能在他们的简历上带来亮眼的一笔,所以很多人也就是来这里混个国内大厂的简历,然后就去找下家。不过人各有志,也不能强留,虽然这里没有大DAU的挑战,但是如果想要做好,可能更难,需要遵守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,带着镣铐跳舞,而不是在那里卷特征,調神经网络结构,或者水论文就可以解决的,需要更加综合的素质。
好了,唠叨了很多,先到这里吧。下篇文章简单介绍算法工程师如何在海外买量过程中, 帮助广告主进行高效的获客。
您的打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!